圖片來自“123rf.com.cn”
日本木材的進出口真相:中國需求拉動,日本木材出口創(chuàng)41年來新高;日本木材進出口并存,進口源于戰(zhàn)后發(fā)展所需,出口是由于人造林過剩。
相信很多人都曾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故事:
“日本從不生產一次性筷子,完全依賴進口,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一次性筷子來自于中國。而且日本人還注意一次性筷子的回收,回收后制成紙漿, 再出口到紙漿緊張的中國。這就是日本森林覆蓋率高的原因。”
近年來,不少媒體對這樣的說法進行過辟謠。
據海外網此前報道,事實上,一次性筷子的木材基本上都取自楊樹或者樺樹之類的速生樹種,即使算上損耗或者因為管理不善等引起的減產,將種植面積翻番,也才需要184萬畝的林地。而前些年我國楊樹總面積已超過1.5億畝,那184萬畝不過是零頭中的零頭。
而前兩天,一則日媒消息,再度炒熱了這一話題。
3月5日,《日本經濟新聞》報道稱,日本農林水產省公布的資料表明,2018年日本對外國木材出口總額達到了350.7億日元(約合人民幣21.05億元),比2017年增長7.4%。其中對中國出口木材總額為158億日元,比2017年增長9.3%。
從最近5年的數據來看,中國是日本最大的木材出口目的地,已成為推動日本木材出口的主要牽引力,5年來日本出口到中國的木材增加4.6倍,已占到日本木材出口總額的45%。而同一時期日本木材的出口總額僅僅增加了2.8倍。
但從評論區(qū)的畫風來看,仍有一些網友對上述“古老”傳言念念不忘……
那么,日本木材的進出口真相,究竟是怎樣的?
中國需求拉動,日本木材出口創(chuàng)41年來新高
日本農林水產省的數據顯示,日本國產木材2018年350.7億日元的出口額,已逼近1977年的366億日元,甚至是1968年的頂峰(414億日元)?!度毡窘洕侣劇贩Q,這創(chuàng)出41年來最高水平。
日本林野廳的一份統(tǒng)計資料顯示,按品類來看,日本向中國出口的原木(即下圖中的“丸太”)中,有超過八成都是杉樹原木(Sugi)。杉木屬于中低檔木材,有刺激氣味、黑心多、節(jié)疤多、色差大。占比從大到小分別為“杉木”、“其它闊葉樹”、“扁柏”、“其它針葉樹”和“日本落葉松”。
而在日本向韓國出口的原木中,更具“高級感”的“扁柏”(ヒノキ,Hinoki,又稱檜木)占到了主流。
報道稱,中國是世界最大的針葉樹原木進口國,從中國總進口量來看,日本所占的數量很小,但保持增加態(tài)勢。
目前,日本杉樹原木對華出口價格為1立方米140~150美元(含運費)左右,與一年前相比提高約10~15美元。
報道認為,中國大量采購廉價木材,是因為運輸包裝材料等領域的內需保持強勁;此外,還存在對美國出口的加工貿易需求。在美國,獨戶住宅用的木制圍欄需求堅挺。據日本木材出口振興協(xié)會介紹,“中國木材企業(yè)將日本的原木加工為木制圍欄向美國出口的需求增長”。
日本木材出口戰(zhàn)略協(xié)議會會長堂園司干勁十足地表示,“希望以和中國的原木交易為立足點,今后在住宅支柱和房梁等結構材料方面也擴大交易”。
記者注意到,2017年,是日本木材對華出口重要的一年。
這一年,為了保護環(huán)境,中國實施了更加嚴格的環(huán)保標準,政府開始全面禁止天然林的商業(yè)采伐,中國對進口木材的需求開始暴增。同時,北美及熱帶等傳統(tǒng)木材供應地木材價格不斷上漲,相比之下,日本木材的價格及供應量都相對穩(wěn)定,性價比高,這是中國加大進口日本木材的主要原因。
這一年,中國修訂《木結構設計規(guī)范》,確定自2018年8月起,日本產杉木將可用于中國木結構建筑。
也就是說,本來偏中低檔的杉木不符合作為中國建筑基本法規(guī)的《木結構設計規(guī)范》(舊版),不能用作木制建筑的梁柱,只能用來制作家具,或作箱包包裝、托盤墊腳等產品的原料。
而修訂后的《木結構設計標準》,解決了日本不能大量對華出口木材的老大難問題,才給日本產木材的出口敞開了大門。
日本一直是木材進出口并存的國家
在大眾印象里,日本素來以國土狹小,資源匱乏的形象示人。然而就木材而言,日本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森林國家。根據日本林野廳網站發(fā)布的《2016年度森林與林業(yè)白皮書》顯示,日本的森林面積達到2508萬公頃,占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二,森林蓄積量達到了49億立方米。
作為對比,國土面積是日本26倍的中國,截至2016年底的森林蓄積量約為151億立方米。白皮書特別提到,日本在戰(zhàn)后營造了大面積人工林,占全部森林的61.2%,而其中半數以上已超過10齡級,正式進入主伐期和資源利用期。
進口是為滿足戰(zhàn)后發(fā)展之需
據海外網報道,為滿足戰(zhàn)后經濟發(fā)展建設的巨大需求,日本一方面發(fā)放造林補貼,砍伐不適用于作為本國建筑材料的天然林,轉而大量種植適用于建材的杉樹等針葉樹種,補貼政策一直持續(xù)到1996年;另一方面,于1964年全面放開木材進口自由化的大門。
進口木材質優(yōu)價廉、供給穩(wěn)定,促使日本木材進口量激增,再加上日元升值的影響,國內木材市場疲軟不振,國產木材價格持續(xù)走低,嚴重挫傷了杉樹等針葉樹種所有者管理培育人工林的積極性。日本的木材自給率從1955年的95%跌暴跌至20世紀90年代的20%左右。
直到1998年經濟危機之后,日本國內需求減少,木材進口量隨之下降。隨著木材供應國的高品質木材逐步減少,價格抬高,日本進口木材從原木轉向鋸材、人造板甚至成品。尤其是進入21世紀以來,日本國產木材自給率不斷上升,木材進口量進一步下降。
出口源于人工林過剩
硬幣的另一面是,二戰(zhàn)之后,日本天然林被大規(guī)??撤ィ馁M大量人財物力種植的人工林已經進入成熟期,卻因樹種單一、應用價值受限、人工和采伐運輸成本高,得不到合理采伐,導致森林荒蕪、樹木瘋長,森林質量明顯下降。
為了改善日本森林生態(tài)、解決國產木材過剩的問題,日本政府煞費苦心。一方面,鼓勵國民使用國產木材,甚至效仿歐盟、美國、澳大利亞,推行禁止非法木材進口法案,將非法采伐的木材驅逐出日本市場,刺激國產木材價格和市場發(fā)展。另一方面,鼓勵相關企業(yè)多用杉樹當材料,開發(fā)利用生物資源。
同時,日本也在摸索木材出口的路子,曾在1988年嘗試性地向中國出口了400立方米木材,2002年出口了430立方米,2005年出口約1.7萬立方米。但是,這一階段日本出口的木材批量不大、總量不多,一部分出口還得到政府補貼,且不盈利,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貿易活動。
直到2010年左右,日本木材出口才迎來轉機。2009年,日本發(fā)布《關于為糧食安全保障而促進海外投資的指示》,謀劃新的海外戰(zhàn)略。
2010年,日本制定“農產品和食品出口推廣計劃”,其中就涉及“對農林漁業(yè)者的支援”的內容。同時,政府建立專門的積極支持機制,推動農產品出口。
2013年開始,木材出口策略初現成效,日本的木材出口量迎來爆發(fā)式增長。這一年,日本出口原木23萬立方米,其中出口中國11萬立方米,而2012年這一數字只有5萬和1.5萬立方米。
2016年,日本對中國的木材出口額超過其他出口目的地,高居第一,總額高達90億日元,是5年前的約3.8倍。
2017年,為了進一步擴大木材及其產品出口,日本林野廳制定《木材與木材產品擴大出口方針》,詳述了農林水產省加強林產品出口力度的戰(zhàn)略。記者注意到,在這份文件中,日本林野廳計劃將目前低質、低價的杉木原木出口,轉變?yōu)楦吒郊又档漠a品出口,為此需要做的是:
“加大對有需求者的宣傳(PR)力度,提高日本產木材的認知度,根據出口國/地區(qū)的需求,進行產品開發(fā)和品牌化,促進室內裝修用途的銷售等。”